「行筆如作雲,悠悠造石莊;劉氏有沛然,富貴隨客來。」
富貴客隨,亦隨客;擷取石岡萬安宮鳳凰桌裙的牡丹圖樣,在彩繪工作坊中與客籍畫師劉沛傳人─劉昌武師傅,共賞牡丹細膩的花形設色,細看因修護而再現的客家彩繪之美,並在工作坊中留下屬於自己的雋永之作─富貴隨「客」。
石岡是劉沛畫師與他兒孫誕生、成長的地方,萬安宮緊鄰他們的居所,民國55年,劉沛帶著兒子和孫子承攬了萬安宮的彩繪工作,彩繪、書法等,將三代畫師的作品留在家鄉。隨著時間推演,廟宇被煙燻黑、漏水等,再次迎來整修,劉沛孫子劉昌洲、劉昌熾、劉昌武三兄弟年屆七、八十,與修護師合作,除了局部新繪,保留了多數的舊彩繪,讓萬安宮將客籍畫師劉沛三代的作品與故事繼續留傳下去。
配合彩繪修復工程,2021年名襄與石岡公所、劉昌武司阜合作,在萬安宮舉辦了五場工作坊,帶學員了解傳統材料與傳統彩繪,雖然期間遇到肺炎疫情升溫,仍然順利完成活動。
講師|劉昌武-彩繪師、李志上-修護師
地點|台中石岡萬安宮
活動流程|
9:30報到
10:00萬安宮彩繪修護導覽
11:00客家桐油煮法教學
12:00午餐
13:30彩繪課程
16:00活動結束
活動內容


從桐油籽榨出來的生桐油非常難乾燥,使用前需要將生桐油煮成熟桐油,這個過程大約要40分鐘左右,期間必須觀察油的變化,以免在一瞬間就凝固變成發糕的狀態。昌武司阜在煮桐油時,分享了某次他在煮桐油時想要上廁所,當時桐油已經接近快要可以起鍋的狀態,但他還是等不及就離開,回來時整鍋桐油就壞掉了(>_<|||),只好在煮一次了。熟桐油的功能非常多,雖然乾燥速度比現代的調和漆慢,但是它的黏著力卻可以使清朝時代的彩繪保留至今,耐候性很高。除了用在彩繪之外,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工藝品材料也會用到桐油~~

傳統彩繪中,很常見到漸層的運用,尤其是裝飾的雲紋、花草紋等,這其實是彩繪司阜一筆就勾勒出來的色彩喔!司阜會拿平筆,在筆毛的兩側沾上兩個顏色,然後抓好筆勢,一口氣將漸層拉出來,這可是需要多年的練習才有辦法一次到位的,就跟我們做任何事一樣,需要不斷練習。



本次工作坊結束後,非常受喜愛的牡丹彩繪雷切樣板詢問度高,我們另外追加了50份作成彩繪材料包,除了牡丹雷切樣板之外,還有漂亮的背板,內附畫筆和壓克力顏料條。完成後就是一個很有紀念價值的裝飾品,當作春聯是不是很讚呢?購入10份以上另有優惠,歡迎到粉絲頁詢問,也可以利用蝦皮或官網商店購買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