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章-萬事皆有據
高雄市歷史建築哈瑪星代天宮已經是69歲的老爺爺了,廟內的彩繪與雕刻由於香火鼎盛,原本用來說故事的彩繪題材被隱藏在厚厚油煙下,黑嘛嘛一片。是不是會覺得修復清潔的過程就像開驚喜包一樣充滿驚喜,完成才能知道當初畫師描繪的樣貌呢?
No! No! No! 當然不是~
修復是奠基於修復倫理中的「不可臆測性」,所有的修復動作都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喔!如此才可以避免掉操作者依個人經驗與主觀意識對文物造成過多不必要的干預。
三章-讓我再把你看清楚一點
有了紅外線照片接著就能以此為依據,避開最為脆弱敏感的墨線與搨色,使用合適的溶劑初步將表面油煙清除,降低油煙干擾後再次拍攝紅外線。
Seriously? again….why? 過去紅外線攝影只在清潔前拍攝一次,然而這樣的照片卻容易因為表面的灰塵髒污影響判讀 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線條的細部資訊,在清開表層油煙髒污後,會再進行第二次甚至三次的紅外線特寫拍攝。


光是人物的一隻手可能就需要清潔半小時呢!—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人物的線條與搨色漸層是不是被保留的很完整呢?—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二章-超重要の紅外線攝影
面對厚重油煙,我們自有對策!登登,紅外線相機出場!!!紅外線由於波長較長可以經過文物的顏料層再反射回相機,能夠判斷肉眼從表面無法觀察的部分。其中紅外線又對「碳元素」特別敏感,就算是僅存殘跡的墨線仍可以檢測出來。 對於不同顏料「吸收度」不同,吸收紅外線較多的區域呈較深色,反之則較淺,而以「灰階」呈像,顯現覆蓋於油煙下的色料與墨線分佈,由此可初步辨視堵仁彩繪中的構圖、題名、人物特徵。


線條是不是明顯的清楚很多呢?—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終章-拼起片片曾經的拼圖
在這次哈瑪星代天宮的清潔過程中會遇到了彩繪層翹起、遺失,甚至經歷前人清洗導致墨線、色彩幾乎失去等狀況。此時就有賴我們鷹眼修復人員經由紅外線照片判讀,藉著一個螞蟻墨點,或淺淡的墨線殘跡,將髮絲、衣飾等細節像拼拼圖般慢~慢地將畫作修復回來。

但我們不能放棄,雖然破損的很細碎,但也代表彩繪層很細碎的留存了下來!
保留完整原跡的清潔讓後續的修補成為可能!—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就連在紅外線下也幾不可視的人物,來看看接下來的魔法…..—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開始有人物的影子浮現了!—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來聽聽我們修復師怎麼說:「尤其以人物為題材的堵仁彩繪更需要細細檢視、謹慎施作,每個人物的面容表現僅在數厘米之間,畫師的才氣與歲月積累就在方寸中,僅以微小的落差表現各人物的年紀、身份甚至情感。因此任何未觀察到的細節被放過就會造成畫作表現的減損,這不是我們願意見到的。」
有了良好的清潔成果,讓後續「全色」動作, 更容易將彩繪遺失處補色完整,使線條和技法表現,得以展現。看看我們「南都五老」原本被淹沒在油煙與密度超高的破損中 ,沒想到竟然還可以重見天日!!



儘管還未全色,但由於清潔狀況良好,在一般觀賞距離就已經可以清楚辨識其構圖與題材了!
好像聽得到五老細細的耳語呢📷— 在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彩繪清潔需要對細節的判別有高度掌握+超超超超超大量的耐心,而這些都源於團隊對保存傳統文化的熱忱啊! It’s all about loooove!
想看更多內容 歡迎至名襄文化方格子 查看更多